陕西神木,一女子借给女同学150万却只收回80万。几年后女子因收不回钱且同学还有其他债务无法拍卖其房产抵债,经常与7旬父亲上门讨债。事后女子与父亲均因非法侵入住宅被行政处罚。但同学不服并将公安机关告上法庭,主张女子及其父亲均应当受到刑事处罚。可法院的判决却让同学傻眼了!
(来源:陕西省神木市人民法院)
在陕西神木的一个平静的早晨,小美正准备出门上班,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。打开门,她看到了多年未见的闺蜜小琳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。
"小美,能借我150万吗?公司周转不开了。"小琳语气焦急。
小美犹豫了一下,想起了两人从小玩到大的情谊,点了点头。
两年半后,小美只收回了80万。她给小琳又宽限了半年,可半年过去,小琳依旧分文未还。
"我真的没钱了,房子也不想卖。"小琳一脸为难。
无奈之下,小美将此事告上法庭。审理前,小琳提出调解。看在多年情分上,小美同意了。然而,调解后小琳仍然没有还钱。
8个月后,法院查封了小琳名下的房产和停车位。小美和年过古稀的父亲开始频繁上门讨债。有一次,小美父亲甚至在小琳家里住了下来。
"你们这是非法闯入!"小琳报了警。
警察来了,看过法院文书后,因为是民事纠纷且没有肢体冲突,就没有处理。
半年后,因为小琳还有其他债务,房子暂时无法拍卖。小美父亲再次住进了小琳家。这次,小琳又报警了。
公安机关以非法闯入住宅为由,对小美罚款500元,对她父亲处以10日拘留和200元罚款。但因为老人已满70岁,拘留未执行。
小美没有异议,缴纳了罚款。但小琳却不干了,她担心老人很快又会来骚扰。于是,小琳将公安机关告上了法庭。
"他们长期非法闯入我家,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。应该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!"小琳激动地说。
《刑法》第245条规定,非法侵入他人住宅,情节恶劣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小琳希望通过这条法律来阻止小美父女继续上门讨债。
然而,法庭的判决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。
法院认定,公安机关在处理此案时存在程序违法和证据不足的问题。最终,法院判决撤销了对小美父女的处罚决定。
这意味着小美父女不仅免除了处罚,还能拿回700元罚款。而小琳欠的钱,一分也不能少。
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,让我们不禁思考:在复杂的人情与法律之间,我们该如何平衡?在追讨债务时,又该如何在维权和遵纪守法之间找到平衡点?
大家对这个案件有什么看法?